受害者姿态的声誉后果:受害感降低地位。
Reputational consequences of victim signaling: Victimhood decreases status

原始链接: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91886925004775

本网站使用Cookie。Cookie设置本网站所有内容:版权所有© 2024 Elsevier B.V.,其许可方和贡献者。所有权利保留,包括文本和数据挖掘、人工智能训练及类似技术。对于所有开放获取内容,适用相关的许可条款。

一个 Hacker News 的讨论集中在公开展示“受害者身份”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产生负面影响的观点上。一篇链接的研究表明,社会最终会适应,以阻止利用受害者身份。 评论者探讨了这个概念,指出承认脆弱性——例如容易被欺骗——可能 paradoxically 传递出*意识*,而不是软弱,但也会使人成为目标。 几位用户提倡果断的自卫,包括身体上(过去)和言语上,以阻止欺凌并赢得尊重。 这种方法符合“一报还一报”博弈论策略,即对侵略做出回应可以阻止未来的攻击。 这场对话突出了脆弱性、社会认知以及应对社会动态策略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。
相关文章

原文
联系我们 contact @ memedata.com